沐鸣娱乐


        儿童习惯养成记 ,日本幼儿园用五常法管理体制,让园区整洁透亮

        五常法管理起源于日本,它可以概括为  :整理、整顿 、清扫 、清洁、素养这五个词。五常法在20世纪90年代经香港浸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何广明博士发扬光大,发展成为一套更易被我们理解和实施的方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常组织是将有用的和无用的东西分开;常整顿指每一件事物都[归家],即有名 、有家 ;常清洁意谓好像五星级酒店般整洁和有条理 ;常规范指制定一些标准 、准则 ,例如有透明度 ,减少犯错等 ;常自律则指不断重复以上四个管理机制。五常法也是管理工作环境的方法 ,目的是希望制造出一个光洁明亮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品质、生产力、形象和竞争力 。
        五常法是现代管理模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全面的环境管理体制 ,它确保安全、高效,使工作秩序 、条理,沟通顺畅,把它运用到幼儿园班级管理当中则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精神环境 、生存环境 ,对贯彻落实《纲要》中提出的环境教育及合理安排组织一日生活的精神,培养幼儿重视环境调治和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甚有帮助 。
        怎样将五常法的管理融入到幼儿园班级日常管理的工作中来呢 ,老师们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儿童习惯养成记,日本幼儿园用五常法管理体制,让园区整洁透亮

        一、常组织
        1、定义:判断必须与非必须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彻底清除。

        2、目的:把“空间”腾出来 ,让班级环境宽敞舒适。

        3、做法:
        (1)对班级日常工作进行彻底的全面检查;
        (2)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3)清除不需要的物品;
        (4)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类存放与分层管理 。
        4、常组织的具体要求:
        (1)抛掉不必要的物品或回仓;
        (2)按分层管理对物品进行分类;
        (3)禁止在工作室(寝室、教室、活动时室 、洗手间等)内存放超过一个月内不使用的物品 ;
        (4)班级对各区域进行物品清理,过多或短时间内不会使用的物品进行回仓处理,抛掉破损或无用的物品;
        (5)环保回收、循环再用、减少浪费,节约使用各类纸张和物品 ,所有再利用纸张集中存放到办公室,以备反面利用文印。有使用价值的包装箱盒 、废旧材料分类摆放以便班级自制玩教具利用;
        (6)单一便是最好 ,班级活动空间(教师、办公室)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必用的衣、帽、鞋都必须放在固定处 ,室内拖把等卫生工具放在固定隐藏地方;

        二、常整顿:
        1 、定义:要用的东西合理定位、定量,明确标识(贴上标签)摆放整齐。

        2、目的 :整齐、美观、有序,有标识,不用浪费时间寻找东西 ,30秒可找到要找的东西(物品)。

        3、做法:
        (1)根据班级活动空间的条件  ,自己设计,合理安排统筹,给物品取名 、定位。
        (2)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排序并摆放整齐。
        (3)贴上标签,易于目视。
        整理活动的开展顺序:
        物品的分类——-决定放置的位置———决定放置的数量—–决定放置的方式——–划线定位———明确标识
        4 、常整顿的具体要求
        所有的物品都有一个清楚的标签和合适的位置:

        a 、大环境 :园内每一块场地(活动场 、玩具场 、种植园等) 、每一条道路、每一栋楼房 、每一个教师办公室 、每一件设施等都要统一编号 ,每一类的编号字体、颜色、大小相同,易于区分,力求童趣 、美观 、有文化内涵。园内各类花木都要有名字和牌子,每一块环境区域都要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人。
        b 、班级活动空间 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 ,各室配备的物品有多有少,各不相同,但是一个原则,室内所有物品不仅要有名,而且要有位。这就需要班级工作人员 ,经分析研究 ,熟悉室内物品的名称及用途,用心分类,合理存放 ,定量定位,力求在30秒内就可以找到物品。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将物品类别、数量、使用频率 ,科学地 、有序地编写出目录表,目录表还要和实物相对照。
        c、附各类五常法目录表 。 教学活动室五常法管理目录表。

        儿童习惯养成记,日本幼儿园用五常法管理体制,让园区整洁透亮

        三 、常清洁:
        1、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脏乱,保持环境 、物品、设备处于清洁状态。

        2、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3、做法:
        (1)、明确划分清洁责任区。
        (2) 、清洁要领
        a、对工作彻底全面大清理,地面 、墙壁 、房顶、桌面、台面、物架等地方都要清理;
        b、特别注意清洁隐蔽的暗角 ,尽量使物品高地放置 ,对破损的物品及时清理。

        (3) 、履行个人的清洁职责 。谨记:清洁并不是单纯的表面弄干净,而是要用心去做。
        4、常清洁的具体要求
        (1)个人清洁责任的划分及认同(包括领导人员)
        a、清洁卫生区域范围界限要明确划分,责任到人,印表格张贴公示 ,让人人都知道;
        b、个人的卫生区域(室内、室外)不仅天天打扫,而且始终保持干净、清洁;
        c 、惯例 :每周一卫生大检查一次,每月评价一次;
        d、个人卫生仪表、仪容 、站姿站态形象都要按照园里要求 ,周一着园服,天天化淡妆,不穿高跟鞋,不留长指甲。
        (2)使清洁和检查更容易:
        a 、各种物品的存放应尽量距地10—15cm以上 ,如拖把、笤帚挂起来 ,柜子 、物品架等最底层需离地10—15cm以上(防潮);
        b 、清洁用的毛巾 、抹布等每日清洗、漂白 ,保持其洁白度 ,晾置在通风隐蔽处。

        (3)清扫那些较少注意到的隐蔽地方,实现环境卫生无死角:
        a、屋顶、墙角无灰尘 、无蜘蛛网 ,柜顶以及上墙版面、镜框边 、柜边、抽屉底、空调过滤网及排风口、电风扇叶片等暗角及时进行清洁;
        b、各处排水管 、下水管口、过滤网清洁干净无异味;
        c、大环境墙根、墙角无杂物,花带 、草坪无杂草、无垃圾;
        d、室内室外墙壁上无钉眼;
        e、玻璃每月清洁一次。
        (4)室内地板地面整体环境保持光洁、明亮 ,室外道路、场地、设施、花木保持干净整洁 。
        a、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做好每月清洁和随时随地清洁,保持各时间段地面及物品的干净和光洁明亮;
        b、全体教职工(幼儿)在保证清洁工作环境的前提下应做到:我不会使物品变脏 ,我不会随地倒水 ;我不会乱丢垃圾,我会把掉下的标签和物品拾起放回原处。
        附:常用用具清洁技能:
        1、毛巾清洁技能:
        (1)洗涤消毒液浸泡 ;
        (2)用手反复揉搓 ;
        (3)揉搓后清水冲洗;
        (4)清洁后拧干;
        (5)挂在毛巾架上放在通风处晾干。
        2、拖地的基本技能及基本程序:
        (1)从清洁区域一方向另一方仔细清扫;
        (2)将垃圾集中在固定区域 ,然后用搓斗收集地面垃圾;
        (3)记住:只有扫干净的地面才能拖得干净 ;
        (4)以身体为中心向后退步拖地;
        (5)遇粘着物时用铲刀先刮干净 ;
        3、玻璃擦拭技能:
        (1)玻璃刮从上到下刮试 ;
        (2)注意结合部位的衔接 ;
        (3)刮净后玻璃自然晾干。
        4 、电器的清洁技能 :
        清洁时务必注意:定期清洁电器,清洁前要拔掉电源,待用电器冷却后方可进行,用电器不能着水 ,需用半干毛巾或干毛巾擦拭,清洁后必须干一段时间才能继续使用。
        5、不锈钢物品清洁技能:
        选择工具:柔软的抹布(提示:不要用粗糙布或钢丝球,会在物品表面留下刮痕) 。
        清洁程序 :用蘸有洗涤液的抹布去擦,用清水冲洗 ,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擦干,最后用干的抹布打光 。如果还有顽固的污垢,可用蘸有酒精的抹布去污后让它自然晾干 。

        四 、常规范:
        1、定义 :连续的、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一句话就是养成常做和坚持的好习惯,并辅以一定的行动。

        2 、目的 :经过全园努力、通过制度落实、规范到位、维持成果 。

        3、做法:
        (1)认真落实前“三常”工作,提高视觉管理透明度。
        (2)将全园的责任区划分好,落实到责任人、检查、评价 。
        (3)坚持上班审视五常法一分钟,下班前五常法整理五分钟,时刻不忘五常法。切记 :做到不搞突出,贵在坚持。
        常规范技巧:视觉管理、增加透明度、制定标准
        4、常规范的具体要求
        (1)活动区花盆摆放美观、整齐 ,整体效果要好 ;
        (2)每天早上做早操前 ,编好方队 ,整齐划一,固定位置。
        (3)班级负责的消防灭火器统一悬挂在距地面1.2米以上,最易看到 、易取到的位置上,而且悬挂整齐,每个灭火器有编号、标签、管理责任人等;
        (4)能源节约要求:夏冬两季空调开启时间、温度按规定执行,关水 、关电做到用时开,不用关 ,杜绝长流水和人离不断电源的现象;
        (5)班级幼儿点名册,每天早上入园后认真核实人数,在点名册上画“∨” ,请假的幼儿要写清事由,当班老师对当天点名到园情况必须签上姓名;
        (6)教师备课室桌台面上,每天下班时整理摆放有序 ,物品归位 ,离园时把垃圾筒清理干净;
        (7)班级档案资料收集在平时,凡一件事情完成,即可把全部资料整理排序 ,确保完整,规范建档,装订入盒,每卷目录、每盒标签完整。

        五  、常自律:
        1、定义:要求人人依照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

        2、目的:提高个人素养,培养工作规范认真、高效的好习惯。

        3、做法:
        (1)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  、规定、制度 。
        (2)加强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每天坚持应用五常法 ,使五常法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4、常自律的具体要求
        (1)履行个人职责:
        a、认真、经常学习对照五常法管理,领悟五常法涵义,创新五常法管理方法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自觉地遵守园里各项规章制度 ;
        b  、严格规范落实各自岗位工作职责,并努力把各岗工作做好、做出色 。
        (2)形象上岗要求 :
        a、按园里规定着装,不穿拖鞋、吊带衣、透视装等 ;
        b、要仪表端正、文明大方;
        c、要讲普通话,用好文明礼貌用语。
        d、每天早上入园大门口保健医生的接待、门卫的接待、各班小礼仪 、教师接待等,都要按规定去做到、做好 。
        (3)今天的事情今天做,自己的事自己干。
        a、班组人员每天都有自己必要做的事情 ,也就是各自的基本岗位职责,且还有园里部门、班级等中心、重点工作和临时性工作 。凡是要求当天完成的就不要拖到明天 ,等待、拖沓是坏习惯 ,一定要改掉,力求做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b、每名教职工都有各自的工作,所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要依靠 ,不要推诿 ,也不要明知是自己的事,强求别人去替自己完成;
        c 、班级要按照园工作目标,制定学期工作中心或重点,每月制定月工作目标  ,周工作重点。保证每个人由远到近心底清,目标明 ,把项项工作落到实处 ,不仅要完成,而且力求完成效率快,质量高,也要出色才行。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