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实际上并没有一种叫做艺术的东西” :第二季度艺术类图书盘点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开宗明义地说:“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 as Art”,其大意是“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 。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在贡布里希眼中 ,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在这历史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指向艺术家 ,“他们是男男女女 ,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 ,他们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 ,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中的辛劳和痛苦 。”

        正如诗意并不为诗歌所专属,艺术所呈现意涵之繁复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

        庄子“明见无值”,欧阳修“画意不画形” ,古人论及 ,早已洞见艺术的密钥:本期书单更像一次纸上展陈 ,所涉书目各自提取了艺术关涉的视觉、听觉、触觉……将依附于五蕴的感官语言置换为精妙的文字装置 。阅读它们最好的方法或许恰恰是放弃对“形”的具体阐述 ,尝试接受这些书本提供的角度和问题 ,在开放感知中不断砥砺既往的经验。不急于得到某种结论,似乎便更接近了与“神”同频的法门。

        世上并不存在一种叫做艺术的东西,因她如林中鹿 ,稍纵即逝的现身并不为某样具体的功用或确凿的目的,便需要借艺术家之意志,将那永恒一瞬挽留在最丰赡的极致言说里 。

        ——栏目主持人:杜佳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1.《阿拉伯文化中的美》

        [埃及]多丽丝·贝伦斯-艾布赛义夫 著  ,俞雨森译

        中西书局

        2023年2月

        阿拉伯美学是奇妙、壮丽而又深远的,它以阿拉伯文化为基础,在宗教 、哲学、文学、音乐、舞蹈 、建筑等多个领域内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在阿拉伯的美学世界里 ,自然、人文、神秘主义等元素相互映射 ,使其成为一种极具包容性和多元性的文化艺术传统。尽管如此 ,却鲜有系统讨论其美学理论的著作,大多只能从艺术类著作、零散的文学与文化论著中提炼获得。

        本书的出版则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缺失,以艺术类型划分内容结构,爬梳了阿拉伯文化中的美感及艺术创作的社会背景 ,总结了阿拉伯文化特质,体现了其对生命 、自然、时间等方面的思考。正是这些思考鼓舞了阿拉伯美学的创作,并因此产生了无数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和文化遗产 。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2.《激情精神:阿尔玛·马勒的一生》

        [英]凯特·黑斯特 著,庄加逊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3月

        阿尔玛·马勒 ,一位串联起欧洲现代艺术史的传奇女性 ,她生于19世纪末的艺术家庭 ,成长在维也纳现代艺术的黄金时期,创作过一百首多音乐作品,还立志写歌剧,却受限于女性身份,不断在追求独立自主和俘获男性的欲望中左右摇摆。

        在这本传记里 ,阿尔玛不再是隐身马勒、泽姆林斯基、科柯施卡、克里姆特、格罗皮乌斯、韦费尔等囊括了音乐、美术、文学、建筑等各个领域的天才艺术家“背后的女人”,这个复杂多面、富于生命活力的女性终于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本书借鉴了阿尔玛生动、感性但被忽视的日记 ,讲述了她的一生,为历史记录做出了重要的修正 。透过这位穿行于艺术长廊中的传奇人物,感受环绕她四周的艺术氛围,见证19世纪末至20世纪 ,她所代表的文化与历史。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3.《物/像 : 观看的意义之旅》

        易丹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3月

        张晓刚 ,中国当代最重要、最具思想的画家之一 ,他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史发展的缩影,其创作还构建起时代变迁中独特的视像叙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 ,张晓刚运用冷峻内敛及白日梦般的艺术风格传达出具有时代特征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 。这种对社会、集体、个人以及家庭、血缘的悖谬式的呈现和模拟是一种从艺术 、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再演绎,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是当代艺术所蕴中国情境的最佳体现。

        因创作理念的深刻性,张晓刚及其艺术作品持续受到中西方艺术史学家、理论家的关注和研究。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对张晓刚艺术作品  、艺术展览庖丁解牛式的评论,深度分析艺术家近二十年间的创作转变 ,揭开画作背后的时代记忆 ;另一部分则是作者与张晓刚的深度访谈记录,回顾当代艺术生态发生的重要变化。将这两个部分合为一体,既可对张晓刚其人其画有全面的了解 ,也有助于重新认识当代艺术作品的隐含意义及其艺术价值。书中近百幅作品高清图片及艺术家未公开手稿,直击艺术创作过程,富于可读性 。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4.《猴山上的梦——沃尔科特戏剧集》

        [圣卢西亚]德里克·沃尔科特 著 ,刘志刚 译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3年4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戏剧家德里克·沃尔科特被誉为“加勒比地区伟大的诗人之一”“迄今为止英语世界好的诗人” ,他曾说:“写戏比写诗更让人激动,因为它是一种集体的努力,人们聚在一起,共同发现 。”沃尔科特的剧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被誉为“戏剧形式的诗、诗形式的戏剧” 。

        本书收录《多芬海》《提让和他的哥哥》《马可康 ,或雨中的六个人》以及获空前成功的《猴山上的梦》等四部沃尔科特戏剧代表作,也是其戏剧首次向中文世界的系统呈现。特别是代表作《猴山上的梦》呈现了沃尔科特伟大的艺术能力,如同一首具象诗 ,借助于诗的丰富隐喻和戏剧的对白 ,探讨了生活、世俗、自我、精神、神圣、文明等问题 ,沃尔科特将自身也将所有人的共同情感投射在了这个梦境之中 。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5.《论艺术的“过去性” :黑格尔、莎士比亚与现代性》

        保罗·考特曼 著,王曦等译

        商务印书馆

        2023年4月

        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保罗·考特曼是当代西方著名悲剧理论家 、批判理论的后起之秀 。他认为,“我们需要……对我们的认知、信仰和习俗进行辩护或理性批判……这种能力就是我所说的黑格尔意义上的思辨能力”。本书编译自保罗·考特曼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开设的课程的讲稿 。课程依循黑格尔美学的问题线索,探讨艺术的真理地位,在当代文化语境下重新审视艺术的“过去性”,尤其强调“思辨”思维在艺术实践的历史认知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在对于象征型、古典型与浪漫型艺术演进的考察中,我们与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雕塑、基督教绘画与莎士比亚戏剧等不同时代的艺术形式依次重逢 。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6.《漆中之黑

        [澳]杜可风 著,张熠如、张露婷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年4月

        本书是著名摄影师杜可风富于浓郁个人风格的随笔集。杜可风以简洁生动的文字,从自己十八岁离开家 、成为海员周游世界开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零出发,一步步成为世界著名的电影摄影师、导演、演员 ,其中不仅有充满传奇色彩的冒险经历 ,也有在游历中逐渐沉淀的感悟与思考  。记述人生“探索之旅”的同时,这也是一本他写给电影的情书,一本分享之书。杜可风在序言《我不是你》中写道:“我有幸能和来自于世界各地、风格迥异的人们一起,制作了许多不同的电影 。

        我为我们的互相包容感到自豪。我们将各自的能量联结在一起,拍出了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好的电影 。我们尽可能真实地去分享作品的意义和思想……我学着去了解自己的身份,试图拼凑出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我想要理解生活,但我不是你。我希望能与你并肩。我能做的 ,就是分享我们的故事,赋予它们应有的色彩、光线和形式。”作者想要与读者分享的 ,不仅仅是关于电影的点点滴滴 ,更是对我们所处的这个阔大无垠的世界、对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的热情与热爱。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7.《中国画论史》

        葛路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4月

        《中国画论史》是一部提纲挈领的中国绘画理论发展史,是一部美术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次新版推出 ,系统地逐条完善、稽查文中提及的作品名称、引文等,佐以对具体画家画作的分析,叙论结合,书写愈加简明而生动 。庄子的“解衣般礴” 、欧阳修“画意不画形” ,倪云林所强调的“逸气”与“逸笔”,其本义何解?本书按史的次序,在浩如烟海的古代画论中 ,披沙拣金,分类整理,梳理历代典籍文献中的绘画理论和发展脉络,还原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历史真貌 。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8.《边缘图像:中世纪艺术的边际》

        [英]迈克尔·卡米尔 著 ,潘桑柔 、李军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4月

        口衔尾巴的恶龙、弹奏竖琴的驴子和翻筋斗的杂耍艺人 ,它们都意味着什么?对中世纪的人们而言,边缘是双关、倒错和转化之地 ,是社会对立和心理冲突上演的场所。无论是常常出现在祈祷书页边的放肆无礼的丑角,还是教堂外墙上颇具嘲弄意味的滴水兽 ,都不在约定俗成的中心之内 ,而是身居边缘地带 ,孕育着反抗中世纪社会束缚的力量。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迈克尔·卡米尔探索了中世纪艺术中的反叛性领域,引领我们去发现边缘艺术的创新源头和重要意义。通过这一部从历史和批评的角度探讨中世纪边缘艺术的专著,迈克尔·卡米尔在分析了宗教主题和世俗抄本页面边缘的图像如何掩盖、模仿或以其他方式质疑文本的准确性之后,深入探讨了修道院、大教堂、宫廷和城市等数种主要的社会空间的边缘地带 。经由关注“边缘性”在中世纪文化中的作用方式 ,卡米尔向我们展示了中世纪复杂的社会观念和边缘艺术中创新的真正来源 ,揭示了充满颠覆意味的这一艺术形式是如何维系霸权体系的。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9.《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美]克里斯托弗·诺伊 著,文小雅 译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2023年4月

        本书源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创办的一档线上栏目“艺术家项目”,是以这档节目的谈话内容为基础结集成册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邀请了杰夫·昆斯、南·戈丁、亚历克斯·卡茨、徐冰等120位来自世界各地区的知名或新兴当代艺术家,让他们各自从博物馆馆藏中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并对其进行三个层面的解析:为什么这件艺术品会震撼你?创作它的艺术家如何让你印象深刻?它的当代性如何体现 ?这些馆藏艺术品既有西方著名绘画 ,也有非洲、美洲土著的奇特雕饰,还有亚洲地区的旧式摆件和服饰……与伦勃朗、塞尚、梵高 、莫奈、修拉、凡·艾克、博斯等艺术大师的“相遇”也是一大亮点。此外,每一篇文章均配有艺术家选择的藏品和自己创作的艺术品的图片,将过去与现在并置,让读者感受艺术家之间的共鸣与艺术创造之间的互相激发。《纽约客》这样评价该书:“如果你没法去第五大道,那么 ,透过艺术家的眼睛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收藏是棒的第二选择 。”《观察家新评论》则认为此举“充分证明了普鲁斯特的信念……艺术让现实丰盈,让我们能够从别人的头脑深处看到世界。”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10.《入世的巅峰——看不见的清明上河图》

        郑轶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年5月

        一幅古画历经千年 ,跨越无数坎坷 ,却奇迹般被保留了下来。作者从历史、艺术 、儒学 、音乐等角度 ,诠释画中折射的文明与江湖、人与气象、美与精神 ,引领我们重新踏上张择端的人生之路,找寻彼时张择端眼中的东京汴梁 ,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谈” 。

        本书以独有的导览式讲解,引领我们深入画中 ,领略长卷风景 ,90余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32个分镜详细解读了画卷中的深刻隐喻,娓娓道尽一条河流在历史中的故事 ,以及画卷背后独特的美学和中华文明史。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11.《我们为什么听音乐》

        [英]菲利普·鲍尔 著,张楠 译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2023年5月

        全面的教育离不开音乐。聆听音乐能锻炼心智,也和文学类似 ,可以滋养人的心灵。当我们带着十足的热情和浓烈的兴趣参与音乐表演或观看音乐演出时,我们听到的是什么 ?乐理分析解开了多少音乐机关,创作者又如何通过认知原理助我们听到音乐?本书是2010年塞缪尔·约翰逊非虚构奖入围作品 ,鲍尔广引多方分析,让巴赫、舒伯特、莫扎特、巴托克 、披头士、齐柏林飞艇 、大卫·鲍伊、史蒂夫·赖希、约翰·柯川 、艾灵顿公爵、约翰·凯奇、布列兹和施托克豪森等轮番登场,童谣、甘美兰等民族音乐、流行乐 、摇滚乐、爵士乐实验音乐随机播放,以知识理论和全身心的感官来共同砥砺现有的解释。音乐不是什么奢侈品,“聆听和辨别音响模式的能力”几乎人所共有,这也正是音乐性的核心。在音乐学和认知科学的未竟之处,在企图阐释音乐之时,意义总是不断逃离 ,我们虽然束手无策 ,却依旧蠢蠢欲动。

        阅读本书就是一场深度的音乐体验。沉思音乐奥秘的同时,我们也在沉思自身。值得庆幸的是,鲍尔没有直接给出任何简单的答案,而是让读者回到音乐之中,成为更好的听者 。

        编辑:邓洁舲

        二审:刘雅

        三审:王杨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3年第二季度艺术类重点图书(中国作家作品选202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