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软件2.0大潮下,需要打一场应用现代化的变革之战!(软件2.2)

        从去年开始,科技行业最炙手可热的,莫过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 。

        大家关注的,是其对内容产业的变革 ,即AIGC。其实,其对软件产业带来的变革同样不容忽视 。ChatGPT升级到4.0时所做的官方演示令人震撼 :只需要将随手画的网站草图拍照输入系统,AI就能生成一套真实网站搭建的代码 ,整个过程仅用时2秒钟 。

        谷歌工程主管Matt Welsh惊呼:“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将在3年内被生成式AI终结,到时候软件开发团队中只有产品经理和代码评审人员两类人会保留。

        整个软件产业走到变革十字口

        早在2017年 ,曾经是OpenAI创始成员和研究科学家 ,担任特斯拉技术总监的Andrej Karpathy就预见到了引入AI之后的新软件开发范式 ,他在一篇技术博客中提出了软件2.0的概念 。相比软件1.0大多是程序员编写显示指令 ,软件2.0是利用神经网络自动完成软件的设计。

        软件2.0大潮下,需要打一场应用现代化的变革之战!(软件2.2)

        在软件进入2.0时代后 ,软件开发模式也在进入AI大模型驱动的3.0时代。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应用现代化联盟会长陈纯表示,随着GPT-4的发布,开启了 “软件工程3.0” 新时代 ,今年成为软件工程3.0的元年。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朱少民这样描绘软件工程3.0 :AI重新定义了开发人员构建 、维护和改进软件应用程序的方式 ,研发团队的主要任务不是写代码、执行测试,而是训练模型、参数调优、围绕业务主题提问或给提示(prompt)。他将软件工程3.0的特征总结为:数字化、AIGC、极致的持续交付、人机交互智能、以模型和数据为本等。

        显然 ,这样全新的软件开发模式 ,变化之大,让很多企业感觉是天方夜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再用软件1.0的视角或者软件工程1.0、2.0的模式做软件 ,就像是在热兵器时代还用冷兵器打仗一样 。因为两者的差距是数量级的,华为云DevAI Lab负责人马宇驰就表示,大模型驱动软件研发,软件研发的生产力会大幅提升。

        软件产业的变革远不止于此。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上 ,华为云CTO张宇昕认为,随着大模型、AIGC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应用将在架构 、交付 、价值、生成、体验 、安全这六大方面发生深刻变革 ,从而催生出应用现代化的大转型 、大升级 。

        软件2.0大潮下,需要打一场应用现代化的变革之战!(软件2.2)

        华为云CTO张宇昕

        例如,当很多传统应用仍停留在物理机或者虚拟机上时,现代化应用已经从微服务/容器化到Serverless甚至是Regionless ,应用可以摆脱服务器和地域限制 ,实现更高的弹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又如 ,当传统应用受困于管数用数难,无法激活数据价值时 ,现代化应用已经进化到数智化的运营决策,让应用的价值发生变革,可以将行业经验沉淀为数据 ,进而实现高质量“用数”,助力业务发展 。

        还有 ,很多企业还在为业务部门和IT部门扯皮时,现代化应用已经通过低码组装、模型驱动 、AI助手加持的模式,让业务部门参与应用的开发交付,不仅让应用更贴近业务,更是将加速业务创新和孵化。

        数字技术的驱动下,应用将从‘代码’构建演进到‘代码 数据 模型 数字内容’共同构建的现代化应用的新形态。” 张宇昕这样总结。

        显然,这颠覆了很多人对应用的理解。现代化的应用,不仅需要编写程序的逻辑和界面,更要收集和标注数据,训练和部署模型,甚至生成和管理数字内容 。例如,在数字人技术的加持下,应用界面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成为个性化、有情感的助手,大大提升了体验。

        整个软件产业走到了现代化变革的十字路口。

        应用现代化需要几步走 ?

        说起现代化 ,很多人想起的是生活的现代化,从曾经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收音机、自行车 、缝纫机、手表” 、“彩电、冰箱 、洗衣机、录音机”的“四大件”,都让人历历在目。那么 ,传统应用如何实现现代化呢?

        最核心的是要转变态度,拥抱数字化变革的潮流,这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就像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冯俊兰所说 ,大模型时代将会发生范式转移 ,以前是X AI ,AI只起辅助作用,现在是AI X ,AI是核心。

        只是 ,绝大多数企业还对这场变革无所适从,也对AI领域并不精通 。这种时候,应该如何做?答案是拥抱云服务,即站在过来者的基础上,无需重复造轮子 ,将更多的精力聚焦在自己的优势上 ,去做业务创新。显然,这也是云时代的本质。

        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上,张宇昕系统性的阐释了华为云所提供的应用现代化助力。正如华为云一直所讲的,“一切皆服务”,华为云将技术 、产品以云服务的方式,帮助企业实现应用的现代化变革。总结起来,笔者感触最深的,是三个“化”。

        第一个“化” ,是全面化。华为云所提供的云服务 ,涵盖了应用架构、应用交付、应用价值、应用体验、应用生成 、应用安全这六大方面的变革,可以说涵盖的领域极其全面。例如 ,在应用架构的改变上 ,华为云就通过容器的全卸载和容器引擎的优化 ,实现了从VM到容器化的转变,而且基于分布式擎天和元戎等平台架构 ,提供了向Serverless的转变,而Regionless架构体系则让企业可以进一步实现Regionless的跨地域分发和部署 。

        同样,华为云提供的CodeArts软件开发生产线和Astro低码平台,助力企业可以实现代码化和智能化的应用交付;华为云数据治理生产线DataArts助力企业实现应用价值的改变;华为云MetaStudio数字内容生产线 ,让企业可以实现应用体验的进化 ;而华为云的云原生安全服务 ,让企业可以实现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一个数字可以看到应用现代化之于企业的价值:基于华为云低代码平台等工具,长安汽车实现了高效开发制造排产、业务预算 、IOC运营等系统,效率提升10倍 。

        关于应用生成的变革,有必要多说几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上 ,华为云重磅发布盘古大模型3.0。华为云浓缩30年行业数字化转型经验的ModelArts模型生产线,基于盘古大模型 ,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构造智能应用,大幅提升效率 。例如 ,盘古气象大模型可以在10秒内给出未来七天的天气预测结果,比传统方式提速10000倍以上。

        软件2.0大潮下,需要打一场应用现代化的变革之战!(软件2.2)

        第二个“化”,是彻底化。华为云的四大生产线,正如其名,不仅实现了应用现代化的工业化大生产,更是实现了高度的融合和协同,可以助力企业实现彻底的应用现代化 。

        在笔者看来,现在业界的应用现代化 ,有很多并不彻底 ,只是局部的现代化,或者是虽然各部分实现了现代化,但并未打通,造成了新的孤岛。相比起来,华为云的四大生产线 ,是“XOps”的模式 ,这个Gartner提出的概念包括DataOps、MLOps、ModelOps、PlatformOps等类别,指的是企业可以将数据治理 、AI开发、软件开发等不同环节进行协同和优化。换句话说,XOps的本质就是通过企业组织跨团队 、流程融合 ,构建可组合的技术架构 ,减少IT运行技术和流程的重复,实现应用智能化的彻底性。

        显然 ,华为云依照XOps模式构建的四大生产线,可以很好地协同集成,从而让企业的不同人员可以无缝协同作业。如DataArts和ModelArts的协同就是这样 ,可以让企业从“用数”到“赋智”,实现数智融合,真正激活数据价值。

        第三个“化”,是实践化 。华为有数十年的研发实践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华为连续多年蝉联中国软件百家企业之首 。本质上,华为是一家软件公司 ,其自身这些年也经历了应用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

        华为董事、CIO陶景文表示 ,应用现代化助力华为构建复杂组织面向未来的高质量IT,从业务和技术两个视角出发,从“传统应用”走向“现代化应用”。最近备受业界关注的华为MetaERP替换就是很好的例子 ,陶景文说,MetaERP实现了100%场景覆盖、80%业务量置换 ,就是采用了应用现代化的思路,实现造得出、换得了、用得好,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同样,在流程IT ,华为将应用现代化作为未来IT的核心战略 ,基于“平台 服务”的模式 ,针对产业进行模板化配置 ,实现了快速复制。因此,华为云的这些云服务,堪称其实践经验的结晶 。

        后记:智能时代的关键之战

        总而言之,在云与AI重构的智能世界,软件走到了变革的关键路口。应用现代化,无论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 ,还是对于中国软件产业的意义都非同寻常。

        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说 ,应用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企业处于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VUCA时代,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变化,客户需求在变 ,技术潮流在变,要想跟上变化,就需要有实时洞察和快速响应个性化、场景化、定制化需求的能力,而这正是应用现代化的本质:极致弹性、高可用 、内生安全、高效敏捷 、融合治理等为特征的应用现代化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时代的必备能力 。

        对于中国软件产业来说,应用现代化也是崛起的必由之路 。ChatGPT的出现,让我国的AI公司们深感震撼 ,其实更令人震撼的是软件产业变革 ,美国在软件开发上已经出现范式级的变化 ,无论是软件2.0,还是软件工程3.0 ,意思都是一样的:软件开发正在AI的加持下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用Andrej Karpathy的话来说,“软件1.0正在吞噬世界,现在AI(软件2.0)正在吞噬软件” 。

        黑天鹅理论之父纳西姆曾说:“历史不会爬行,只会跳跃”。身处行业跳跃的关键节点,我们需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与时俱进 、迎头赶上 ,打一场应用现代化的变革之战。同时,面对这样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产业界也需要强化合作,汇聚各方力量 ,共同推进应用软件的技术提升,赋能企业开展应用现代化转型 。唯有如此 ,才能赢得智能时代,赢得未来 。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