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研发成果转化)

        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研发成果转化)

        蓝绿交织 、清新明亮 、水城共融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关键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供图

        中新网北京新闻2月23日电 北京通州,大运河畔 。2月22日,雪后初霁,北运河平阔如镜 、宛如玉带,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耸立在大运河畔,构成大运河千年漕运的新航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新地标 。三大文化建筑能源系统规划突出一个“绿”字——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40% 、以近零排放为目标 ,见证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未来。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项战略举措 。两个新城 ,形成北京新的“两翼”。

        蓝绿交织、清新明亮 、水城共融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关键词。三大文化建筑能源系统规划也突出一个“绿”字——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40%、以近零排放为目标 。如何做好片区级综合能源统筹利用,保障建筑用能、充电桩运行等安全稳定?

        “未来,包括三大文化建筑在内的城市绿心组团区域将依靠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统(CIEMS)进行综合能源监测管理。CIEMS就像能源大脑,接入了智慧开关站、智慧配电室以及综合能源站的供电、供冷 、供热数据 ,应用全景感知监测  、智慧保障等技术实现区域内用能数据的可观、可测。”通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康琦指着该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创新中心内的CIEMS展示大屏介绍道。

        在大屏上 ,显示着三大文化建筑的碳排放结构分析、运行效果评估、新能源发电数据分析等信息 。

        低碳高效的运行来自系统科学的规划 。通州供电公司聚焦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组团区域,以“引绿、赋数 、提效、汇碳”为路径,新建开关站4座、配电室11座 ,且每两座开关站室双环网合环运行;绿心区域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9% ,实现用能安全可靠、绿色高效。

        2月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获得批复 ,能源被列为三大重点支撑之一。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沿着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前行坐标,以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为目标,加快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建设 ,服务城市绿色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能源电力需求。

        占地56亩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是国网北京电力以科技创新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试验田”。该基地由国网北京电力联合清华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电力领域顶尖科研机构打造而成,致力于配电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相关技术研究 。行走其间,“超前”和“智慧”是最直观的感受。

        电动汽车充电桩检定检测流水线前 ,一台台待检充电桩通过自动装卸货装置进入测试区 ,在机械臂的精准操作下,经过172个测试项目 ,完成实验室到货检测 。这是国内外首条无人全过程电动汽车充电桩检定检测流水线,获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

        “这条流水线一天能检测30台充电桩 ,只需要3名技术人员在操控台监测 ,实现了充电桩批量化、无人化测试。”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立永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的实施,北京电科院团队正考虑推广应用充电桩无人检测技术 ,加快产品孵化转化,让城乡居民享受更便捷的充电服务。

        充电15分钟续航400千米的超级充电桩、公交全自动充电机器人、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车网互动平台……在这里,看得见的是技术,看不见的是理念 。在绿色低碳理念的指引下,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

        走进潞城镇前疃村 ,蓝色的光伏板 、火红的中国结、喜庆的窗花 ,给冬日的村庄增添了色彩 。

        几年前,前疃村党支部书记贾旭峰看准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发展方向 ,带领村民利用屋顶闲置空间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926千瓦。然而,村里用电负荷不高,无法全额消纳光伏电量,加上新能源发电有随机性,光伏项目收益并不稳定 。

        2022年年底,国网北京电力在前疃村建成交直流混联微电网 ,配备2台150千瓦时移动式储能装置,通过日间储电 、夜间放电的运行模式,实现光伏发电量100%消纳 。一旦电网有特殊情况,微电网可凭借储能装置秒级恢复供电,提升供电可靠性。

        “过去光伏发电上网会‘堵车’,微电网相当于给我们建了一条上网‘高速公路’。村民们既能享用绿电,又能获得收益。我家装了15千瓦的光伏设备,通过余电上网一年收益在1.5万元左右。”贾旭峰介绍 。

        “前疃村每年光伏发电量超过100万千瓦时,不仅能满足全村村民的用电需求,余电还能上网 。”通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马文营介绍 ,“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每年不仅可为前疃村减少610吨碳排放,还可为旅游、民宿等提供可靠电力 ,也为城市副中心社区 、村庄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作为国家森林乡村 、全国文明村镇,“十四五”时期,前疃村还将新增900千瓦光伏发电装机 。

        绿色建筑到绿色能源,再到绿色生活,城市副中心发展日新月异。运河悠悠 ,流淌千年,见证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未来,也托起居民对美好生活的绿色畅想 。(完)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