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宣讲家评论:百年大党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经验启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有哪些)

        宣讲家评论:百年大党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经验启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有哪些)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党100年来的历史和实践证明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时俱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推进农村工作 。这是百年大党总结历史得出的宝贵经验。

        一 、重视农村基层党建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

        党管农村工作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1921年党成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革命时期,农民群体成为我们党发展党员的重要来源。到1949年,全国448万党员中,农民党员占58.9%;全国19.5万个地方党支部中,农村支部占到74%  。因此毛泽东同志指出,“忘记了农民 ,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新中国成立后 ,农村一穷二白 ,党中央紧抓农村工作 ,构建了由党的组织和共青团、妇联组成的管理格局,党在农村的组织动员力大大增强,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波澜壮阔的改革发端于农村,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04年以来 ,党中央连续18年就“三农”问题出台1号文件,对农村基层党建提出明确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各个方面的体制机制不断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原则 ,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本底线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不断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 ,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 ,领导人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践证明,继承和发扬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 ,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党才更有力量,才能不断凝聚起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磅礴力量。

        二 、党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经验启示

        抓班子 、强组织:党的领导是根本

        党100年的历史和实践表明,建设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确保了不同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领导了农村各种组织和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必须以选好用好管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重点,着力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紧紧抓住“选育管用”四个环节,大力实施“领头雁”和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培养工程 ,源源不断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 ,扎实做好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 。要依托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的治理架构设置党组织 ,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变化及时跟进建立党组织 ,不断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大在农民合作社 、农业企业 、农业社会服务化组织、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的力度,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要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 ,所有基层党组织都必须明确主管上级,让每个党员都纳入党的组织,每个党组织都发挥作用 ,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都高高飘扬。

        抓机制 、强治理:引领发展是关键

        党100年的历史和实践表明,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首要的是产业和经济上的振兴 ,还要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治理机制,更好激发农村基层活力,推动农村在政治 、文化 、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振兴,努力形成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着力提升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 。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 ,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 ,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要持续开展帮扶工作,增强村集体“造血”机能。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通过支持农村劳动力有组织到城市服务岗位、重大工程项目中就业以及村建设项目和长效管护工作尽可能招用本地村民的方式,促进农民就地就业,让农民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收益。要围绕建设善治乡村 ,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 、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常态化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 ,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务监督机制 ,完善“四议两公开”决策机制、村民自治机制、民主监督机制、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机制 ,注重发挥村规民约、村民民主协商等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革除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抓队伍、强根基:党管人才是保证

        党100年的历史和实践表明 ,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因素。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注重从青年农民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和注意吸收妇女入党。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学习培训,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 ,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自觉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定信念、推动工作。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严格落实和创新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的各项基本组织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内组织生活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继续健全完善第一书记选派、乡村振兴协理员选任等长效工作机制 ,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广阔农村和乡村振兴一线岗位,培养锻炼干部。支持外出能人返乡创业 ,吸引各类人才带着资金、技术和项目到农村创新创业 ,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 、作风过硬的农村干部队伍,为农村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和保障 。

        抓基础、强保障:落实责任是底线

        党100年的历史和实践表明 ,抓农村基层党建,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实实在在抓落实。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抓基础 、强保障不能只靠基层自身 ,需要各级党委把责任扛在肩上 ,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形成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各级党委特别是县级党委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体责任 、乡镇党委抓村级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提出考核、巡视巡察、问责追责等措施。强化抓乡促村,配强乡镇党务力量 。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服务群众经费、党员活动经费、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建好管好用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要强化关心激励,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 ,激励他们在乡村发展中勇担当善作为。党组织要把政治责任落在真抓实干上 ,把工作成效体现在夯实基层基础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上 ,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断谱写农村发展新篇章。

        作者 :赵爱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