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红圈营销战略规划曝光:三年成长为SaaS巨头 打造服务生态圈(红圈营销怎么样)

        【TechWeb报道】红圈营销是领先的企业级SaaS移动销售管理云服务软件,融合了移动、社交 、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企业提供从销售线索获取、销售过程管理到客户成功管理的销售全流程服务 。

        自2009年成立以来,红圈营销始终专注于销售管理领域,不断更新产品体系,目前形成了以红圈通(连接企业所有信息)、红圈营销(深度适配各行业的销售行为管理)、红圈外勤(外勤管理专家)、红圈CRM(以销售漏斗威核心的商机管理)、OMS(直销团队管理利器)等为核心的产品矩阵 ,服务了新希望六和、三元食品、德国汉高、公牛集团、中粮米业等40多个行业60000多家企业客户。

        2017年6月7日,红圈营销在京召开了主题为“引领·卓越·共赢”的2017战略、产品及融资沟通说明会,来自各地的投资机构代表 、合作伙伴、用户及各界媒体近200人参加会议。

        红圈营销战略规划曝光:三年成长为SaaS巨头 打造服务生态圈(红圈营销怎么样)

        会上,红圈营销CEO刘学臣等核心管理团队分别就公司发展战略、产品规划及资本规划等做出说明,会议还邀请到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新华都商学院院长何志毅,东方富海合伙人陈利伟,昆仲资本合伙人梁隽樟 ,新时代证券计算机首席田杰华 ,探讨企业服务市场发展趋势、SaaS领域投资机遇等话题。

        红圈CEO刘学臣 :打造移动的 、SaaS的、人工智能的企业IT数据心脏

        红圈营销战略规划曝光:三年成长为SaaS巨头 打造服务生态圈(红圈营销怎么样)

        在经历了2015年的原力觉醒 、2016年的跑马圈地之后,2017年企业服务厂商都在强调价值回归和理性发展,红圈营销也不例外。CEO刘学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提出,2017年公司将实行“内生 外延”双轮驱动式增长 ,对内做强、对外做大 ,既要讲速度又要讲质量。在此次会议上,刘学臣向外界详细阐述了红圈未来的发展规划 。

        他认为,当下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人力资源成本急剧上升 、制造业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中国进入到一个必须要讲究高效率增长的阶段 ,企业级服务的发展正逢其时。但是在他看来,企业级服务是一条“长、宽、陡”的跑道,不会像消费级市场那样出现爆发式的增长,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沉淀。

        刘学臣认为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移动化、SaaS化 、人工智能化将是企业级服务的发展趋势,红圈营销未来将聚焦于帮助企业打造“移动的、SaaS的、人工智能的IT数据心脏”。而伴随着市场环境 、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及红圈技术、服务等能力的提升,红圈营销将在持续开发中小企业市场的同时  ,将进军大客户市场 ,用更加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创造价值 。对于更长期的战略规划 ,刘学臣表示,红圈营销将通过在客户、资本、品牌 、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内不断强化自身在产品、销售与运营等方面的实力 ,对外加强与行业伙伴的合作 ,共同构建企业级服务市场的生态圈 。

        红圈CTO金晨:从工具走向内容 ,红圈已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上领先一步

        红圈营销战略规划曝光:三年成长为SaaS巨头 打造服务生态圈(红圈营销怎么样)

        红圈营销CTO金晨博士介绍,红圈系列产品以企业的协同执行、行为管理为切入点 ,全面覆盖企业业务流程,打破信息孤岛,帮助企业从客户 、业绩 、团队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决策,直指经营目标。

        SaaS鼻祖Salesforce一直是红圈营销的对标企业,据金晨博士介绍,Salesforce经历了三代产品布局 :第一代产品以销售自动化(SFA)为主,讲究快速部署能力;第二代代表产品CRM ,以集成为主;第三代产品salesforce cloud则强调灵活的配置能力 ,能够快速满足企业客户特别是中大型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目前 ,红圈营销形成了以红圈外勤 、红圈通 、红圈CRM、红圈OMS等为核心的产品矩阵,是业内唯一在三代产品上均有布局的厂商 。红圈营销或将于年内推出“红圈云构”,柔性的信息系统将为大中型企业的CIO赋能,让企业的信息建设不再受技术的限制 ,在更匹配自身业务特征的基础上,使信息驱动的快速变革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

        谈到未来的产品规划 ,金晨博士提出,红圈将更多的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未来通过自动数据清洗和资讯匹配 、潜在客户评级和推荐以及客户头条等价值的实现,从工具走向内容,从让客户适应产品走向客户自主配置个性化的产品。相对于很多厂商还在谈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概念,金晨博士表示 ,红圈已经做出实质性探索。

        红圈CFO胡奎 :对传统软件公司形成全方位冲击 未来三年成长为SaaS巨头

        红圈营销战略规划曝光:三年成长为SaaS巨头 打造服务生态圈(红圈营销怎么样)

        Salesforce早期以软件企业Sieble为对标,后来以软件巨头Oracle为对标 ,对整个软件行业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在红圈营销联合创始人、CFO胡奎博士看来,作为新兴SaaS模式公司的代表 ,红圈营销将对用友等传统软件型公司形成全方位的冲击。

        胡奎表示,2016年红圈营收1.12亿,是国内第一家收入过亿的纯SaaS公司,红圈已经研究了新三板的12种资本策略,并和东方富海成立了规模10亿元的富海和创基金,未来基于公司核心能力的提升和规模的适度扩大,基于并购整合带来的外延式增长,3年左右年收入将达到10亿元量级 ,成长为SaaS行业的巨头企业。

        新华都何志毅:资本 智本 寻找中国龙头企业

        红圈营销战略规划曝光:三年成长为SaaS巨头 打造服务生态圈(红圈营销怎么样)

        目前中国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有1600多家,其中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寥寥无几。而在美国市场的上市公司中,百亿美元市值的企业占到了约9%。在开场演讲中,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新华都商学院院长何志毅认为,中国GDP会赶超美国没有任何悬念,那么中国一定会诞生一批市值过百亿美金的企业。“美国把市值过十亿美金的企业叫做独角兽 ,我更愿意把他们称作‘龙’ 。”何志毅表示,未来新华都将和投资机构一起,把资本和教育相结合,寻找并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而在他看来,有龙心 、身处龙池且有龙道的红圈营销一定会发展成为千亿美金市值的中国“飞龙”。

        东方富海陈利伟:国内企业级SaaS正面临弯道换挡 ,强者恒强

        红圈营销战略规划曝光:三年成长为SaaS巨头 打造服务生态圈(红圈营销怎么样)

        东方富海合伙人陈利伟认为,国外和国内企业级服务市场发展迅猛,历史机遇凸显 。在美国过去10年间,2B项目所产生的IPO市值累计约9250亿美元,项目退出4600多个。在陈利伟看来 ,目前国内SaaS企业服务市场正在逐步跨越从小型企业到中大型企业的鸿沟,主流SaaS厂商已经卡位明显 ,2-3年后,各主流领域SaaS龙头厂商被超越和颠覆的时间窗口将会逐渐关闭 。

        陈利伟认为,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极致的移动化体验 ,一站式的产品解决方案,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更加集约化的资本使用效率,更广的市场覆盖和更丰富的生态体系。

        新时代证券田杰华:看好通用SaaS“七朵祥云”和垂直SaaS

        红圈营销战略规划曝光:三年成长为SaaS巨头 打造服务生态圈(红圈营销怎么样)

        新时代证券计算机首席田杰华认为,企业级SaaS的本质是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软件,未来市场空间大,近几年来已经吸引了产业界和资本纷纷布局。他提出,未来的产业大趋势和投资机遇将呈现以下特点 :“云 大数据 人工智能”融合化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中国企业级SaaS产业将逐步走向融合;纯粹的大平台和纯粹的决策化应用将更有机会 ;重点看好通用领域“七朵祥云”(销售云 、市场云 、沟通云、财务云、采购云 、hr云 、客服云)以及垂直领域多个细分行业SaaS(如餐饮、医疗/医药、金融 、零售等)。

        昆仲资本梁隽樟:中国企业服务市场分三个阶段 企业发展需关注四点策略

        红圈营销战略规划曝光:三年成长为SaaS巨头 打造服务生态圈(红圈营销怎么样)

        通过对投资行业的研究,昆仲资本合伙人梁隽樟总结出企业服务市场近几年的一些变化:从投资数量来看,2012-2016年先快速上升 ,2015年到达高点,2016年开始回落 ;从投资轮次来看,种子/天使轮投资大幅下降 ,A轮和成熟期投资比例上升,成熟项目越来越多地得到市场关注和追捧 。

        梁隽樟提出 ,美国几家典型公司有两种成长路径:大多数公司最开始以基础产品打开市场,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与其他行业内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往品牌化方向发展,最后进行并购整合 ;另外一条增长线路 ,是针对单一客户不断叠加,将客户规模越做越大。

        在梁隽樟看来,中国企业级服务市场基本延续美国的发展路径,会经历三个阶段:1.0阶段,单产品突破;2.0阶段,与行业战略合作伙伴合作,通过服务提升产品水平;3.0阶段 ,并购整合,针对单个客户规模的提升,提升收入。

        对中国企业级服务公司,梁隽樟提出了四点忠告:

        一 、产品与业务流结合,使产品对客户来讲变得重要,不可被替代;

        二、通过后端高度模块化、前端高度可配置化实现规模化 ;

        三、根据当时所在领域的市场竞争环境、客户接受程度、成熟程度,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 ;

        四、重视数据驱动化下的精细化运营 ,从产品 、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等层面加强。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