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百里杜鹃: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激活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和温度的“神经末梢”。近年来 ,百里杜鹃管理区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为抓手,加强和创新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促进信息采集、矛盾化解、隐患排查、人口管理和便民服务等工作的开展,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激活基层自治“毛细血管” 。

        党建引领“举旗帜” 抱团发展显成效

        位于百里杜鹃普底景区腹地的颖川村,一栋栋黑瓦红墙、风格统一的小洋楼静静矗立着,周边道路干净整洁,空气清新 ,一片安静祥和景象 ,很难想象 ,多年前这里还是生态严重退化、生物资源匮乏的贫穷落后村庄。

        百里杜鹃: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激活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随着百里杜鹃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持续做大做强 ,颖川村紧跟步伐,高举党建大旗,下沉“党建力量”做实基层治理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容村貌也跟着焕然一新。

        “以前的路灯只有部分亮,现在都全部搞好了,家门口都是柏油路,老百姓也很积极,都在改造房间,都想把服务质量提上去 。”颖川村民宿经营业主陈敬义说。

        百里杜鹃: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激活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把从事旅游服务的经营主体组织起来,于2020年组建“旅游联盟”,通过统一培训提升、协商服务价格,合力塑造乡村旅游品牌,遇事共商共议,有效避免恶性竞争,推进良性经营,群众自治意识逐渐增强,逐步形成团结互助 、共治共享新风尚 。

        享受到合作带来的好处 ,陈敬义言语间颇为满意 :“现在都是抱团发展 ,一起做很节约成本 ,比起往年 ,我们今年的收入要翻一倍 。”

        为回应群众多层次 、差异化 、个性化需求期待,筑牢基层治理根基,颖川村依托基层立法联络点建立群众自治管理平台 ,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形成融洽互信的党群关系,激发自治活力,扎实推进党建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

        百里杜鹃: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激活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我们通过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开展法治宣传 、民情走访 、问题排查 、矛盾调处 、环境整治‘五大活动’,不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旅游从业主体建立‘旅游联盟’,抱团发展,共同增收致富,通过党建引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与旅游发展良性互补,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旅游发展红利。”颖川村党支部书记陈权介绍 。

        截至目前 ,颖川村通过发展旅游服务业,直接和间接带动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年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年综合收入8000万元以上。

        创新治理方法 服务群众“零距离”

        “水口路群众向网格员谢正洪反映有部分路灯不亮,影响群众夜间安全出行,大家有什么建议……”在百里杜鹃管理区鹏城街道大水社区党群议事会现场 ,大水社区党支部书记祝世举向现场党员群众说出了当天党群共议的第一个议题 。经过群众共议 ,由社区协调维修路灯102盏 ,群众筹资支付电费 ,水口路的居民夜间出行终于不用再“摸黑”了。

        百里杜鹃: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激活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鹏程街道大水社区运用“大数据 治理”模式,创新试点“码上知道”楼栋明白卡。将居民家庭人员结构 、就业 、健康等情况制作成独立表格 ,生成二维码进行张贴 ,管理服务人员一扫便知,推进楼宇管理信息化 、数据化,消除管理盲区 。

        为了破解“群众事无处说 、公共事无人管 、急难事无人办”的治理短板,该社区还组建了村务微信群,搭建政策发布 、法治宣传、民意反馈“线上平台”,用于征集居民意见建议、收集案件及民间矛盾 、安全隐患等线索。

        百里杜鹃: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激活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自从大水社区有了村务微信群,各种惠农政策、务工信息 、村务管理等社区大事小情都第一时间“搬”进群。每次发群消息时,祝世举都会补发一条语音提醒。“不少村民上了年纪,视力不太好,文字通知经常会漏看,好事要用心办好嘛!”

        对于乡亲们来说 ,村务微信群不光是政策“明白群”,还是生活“好帮手”。

        “不管是停水停电还是其他,群里都会第一时间提前通知 ,让大家提前准备,哪家有困难,群里一喊村里就能及时帮我们解决,别提多方便了。”对于用微信群管理村务的举措,水口小镇的居民陈明祥竖起了大拇指。

        百里杜鹃: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激活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此外,该社区还在社区办公场所建立党群服务站(点) 、设置“线下议事厅”和“居民意见箱”,“线上 线下”多渠道 、全天候收集汇总社区居民意见和诉求 ,按照“民生说事、民主议事、民众办事、民意评事”议事流程进行分层分类,采取“一月一议事 ,四民定居务”机制,让议事协商过程透明、结果公开。

        “乡村是熟人社会,乡亲们重人情、讲面子 。”因此,该社区邀请了社区居民代表 、退休干部、乡贤人士、企业代表等加入社区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 、禁毒禁赌会等议事机构,共商共议,规范社区管理 ,实现居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

        发展多元产业 治理动力再提升

        村寨既是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更是打通基层治理、联系群众 、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精准服务基层群众,让基层治理的服务触角延伸得更远?黄泥乡朝门村在实践道路上不断摸索。

        百里杜鹃: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激活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我们村建设了基层综治中心 ,划分1个大网格、9个小网格,选优配强网格员和联户长队伍,增强网格组织力,形成了‘全村一盘棋 、干群齐上阵、人人有责任、协力抓综治’的工作局面。”朝门村党支部书记游永彬介绍 。

        为有效解决产业发展规划 、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问题 ,团结带领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朝门村“两委”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机制,积极动员模范党员和热心群众参加村务管理 ,增强网格组织力,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

        担任该村龙井组的联户长付与琴说:“平时的工作是配合村里给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他们的需求 ,调解邻里间的矛盾纠纷等 ,有问题就及时向村里反馈。”

        百里杜鹃: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激活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朝门村党支部谋定而后动,带领村民完善道路 、住房等基础设施 ,大力发展茶叶、生态稻米 、经果林等产业,推动发展乡村旅游业 ,增加村民收入。

        “我村多元化发展产业,统一规划1600余亩稻田种植优质生态稻米和油菜,发展经果林300亩、茶叶1000亩 、水产养殖60余亩 ,鼓励群众参与合作社劳务工作和项目分红。”游永彬说 。

        时下的朝门村 ,漫山遍野仍绿意盎然,四通八达的通村通组路纵横交错 ,镜子般的梦溪湖、泛起青绿的油菜地与周围山色交相辉映,村民或悠闲地在自家的农家小院里闲聊 ,或在新铺的沿湖步道上散步,静谧而美好 。

        百里杜鹃: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激活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以前这里的路不好,虽然景色不错 ,但鲜为人知,前几年政府把路扩宽修成了柏油路,渐渐地来旅游、赏景的游客也多了 ,前段时间我们还举办了稻草节,来的游客很多。”说起这几年朝门村的变化 ,梦溪湖农庄经营者游亚琴感慨 ,“生活越来越好,发展也越来越好,对现在的条件蛮欣慰的 。”

        自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以来,朝门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基层治理成效显著,各种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干群关系日渐密切,群众更加团结互助,文明乡风日益显现 。

        百里杜鹃: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激活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下一步,我将团结村两委带领群众拓宽产业路子,推动农旅融合 ,发展乡村旅游,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好,为推动朝门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新朝门而努力奋斗!”对于未来 ,游永彬胸有成竹。

        颖川村、大水社区 、朝门村的基层治理实践只是百里杜鹃基层社会治理的“冰山一角”。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做实“党小组 网格员 联户长”铁三角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获得感、幸福感。

        监制:李 华

        审核:万 静

        编辑:黄琴芹

        记者:李光辉 王雪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