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龙华区建构“1234”工作体系 力促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在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作用)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的生力军。近年来,龙华区民政局强化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顶层设计 ,通过建构“1234”工作框架体系 ,建立培育、扶持、引导工作闭环,探索社区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新机制,带动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 、涵养社区文化 ,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前列 。

        龙华区建构“1234”工作体系 力促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在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作用)龙华区建构“1234”工作体系 力促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在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作用)龙华区建构“1234”工作体系 力促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在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作用)

        搭建一张党建网络,筑牢互融互促“基础盘”。全面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 ,以区社会组织党委为“核”,6个街道社会组织促进会党组织为“块”,12类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为“条” ,区社会组织党委兜底N个没有明确党建指导部门的社会组织为“面” ,建立“一核多元 、条块结合、全面覆盖 、协调有序”的党建网络 ,破解了社会组织分布散、管理难问题,实现“两个覆盖”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夯实了社区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高质量融合发展底座。

        出台两个管理办法,树立大力培育“风向标” 。出台《深圳市龙华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管理办法》,从加强党的领导、规范登记管理、健全监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自身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六大方面切入,明确了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净化社会组织发展风气的具体路径。针对部分未达到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在深圳率先出台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 ,并下放备案管理权限 ,引导群众性自组织通过社区居委会向街道办申请备案管理 ,大力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

        设立三级孵化体系,打造做优做强“育苗圃”。区级层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中心,引入专业机构为各类社会组织提供财务、人力资源代理、法律等多项托管服务,培育规范化发展“气候”。街道层面 ,在各街道成立社区社会组织促进会发挥枢纽作用 ,并通过项目委托方式运营街道社会组织服务站,提供注册辅导、入驻场地、政策咨询、资源对接、能力建设等多方支持服务 。社区层面 ,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点,着重发挥启发萌芽 、搭建平台、服务社群等作用 。三级平台联动,精准施效,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了全过程的成长指引。

        用好四类“种子资金” ,架设健康发展“支撑梁”。着力发挥区政府专项资助作用 ,拓展公益创投项目实施范围,以“种子”资金带动社区社会组织谋划服务项目。以党建引领公益创投为抓手,发挥六个社区社会组织促进会和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站的枢纽作用,面向各自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培育扶持和“微创投” ,今年累计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训6场,培训社区社会组织200余家次 ,为社区社会组织链接资源20余万元 ,资助66个社区社会组织项目 ,累计资助金额124万元 。进一步优化“民生微实事”运行工作机制 ,制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明确社区社会组织承接新立项服务类民生微实事项目比例不得低于20%,2022年“民生微实事”项目共资助109个社区社会组织项目,累计已资助619.6万元 。在全市率先设立居委会“活力资金”,每年支持各社区居委会3万元经费,成为有效统筹社区社会组织力量的新抓手 。梳理市区两级慈善资源184条 ,按照服务对象和群体分类制定慈善资源对接清单 ,明确慈善资源供给主体、支持范围、申请条件 ,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资源链接渠道 ,推动慈善资源常态化精准对接。

        随着“1234”工作法顺利推进 ,社区社会组织规模由小变大 、覆盖范围由窄变宽、作用发挥由弱到强 ,成为基层治理多元共治的“生力军”。目前,龙华有100多个社区文体类社会组织扎根社区 ,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传播了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正能量 ,营造出和谐善治的人文气息 。社区社会组织以服务活动为纽带,加强居民间的沟通交流,逐渐打破不同群体间的身份“墙壁”和心理“铁门”,促进了社区融合,深度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热情。社区社会组织立足自身特色优势,积极谋划参与社会治理创新项目,一批“小而新” 、“小而巧”的项目 ,绘就出龙华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的靓丽画卷。

        采写 南都记者 吴春熠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