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路是什么)

        廉洁文化是抵制腐败滋生的有力思想武器,其精神实质是引导全党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党性教育、政德教育、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构建清廉社会生态。引导党员干部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 、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 ,着力消除“四风”问题的思想根源、土壤条件,做到立破并举、扶正祛邪。推动移风易俗,治理陈规陋习,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强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

        一、彰显人民性

        我国廉洁文化建设是面向全社会,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制度规范建设为支撑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 ,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

        从本质上讲,廉洁文化的核心在于对权力来源以及运用的正确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作为党的干部 ,就是要讲大公无私 、公私分明 、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 ,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 。”习近平总书记一连用14个“公”字 ,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正确权力观作了最好阐释,也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廉洁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对权力要有正确的认识 ,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另一方面,需要全体人民的广泛参与,提高群众对廉洁文化建设的认同感,激发群众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热情,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形成贯通协同、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的廉洁文化建设新格局 。

        二 、体现时代性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廉洁文化建设,从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 ,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廉洁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相连 ,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进京赶考”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要警惕“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 ,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 、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党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的变化 ,使党面临脱离群众乃至腐化变质的危险。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 ,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身体力行、廉洁奉公 ,带动形成以廉为荣、干部带头的党风和民风 。中央领导重视对贪污大案要案的处理,重视廉政法规制度建设,195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随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反贪污腐化的法规,同时通过树立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先进党员干部榜样 ,倡导向典型看齐 ,弘扬社会正气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廉洁文化建设,主要以反贪污制度完善、人民群众监督等作为载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两手都要硬”。廉洁文化从人的精神层面入手,以廉洁用权 、拒腐防变为价值导向,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指引下 ,不断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要 ,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打虎”、“拍蝇” 、“猎狐”多管齐下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消除了党 、国家 、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

        三、把握规律性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 。

        从根本上讲,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价值观的塑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廉洁文化建设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汲取养分和资源,遵循文化建设的普遍规律。要在深刻把握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由内而外、由认知到践行的逐步递进过程中,理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既是“奉公者”对自治党论苑身“为公”价值观的检讨过程和对自身习惯性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反思改进过程,也是组织一步步牵引和倡导 ,并营造全社会清廉公正的文化生态的过程。

        从廉洁文化的形态来看,大致可分为观念、制度、行为三个层面,与之对应的廉洁文化建设,要重学习重制度重实践 。要通过持续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组织学习,引导促进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 、公私观念 ,进而把这些价值理念转化为自身的德行和素质 ,并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践行和弘扬 。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把为政清廉的道德要求上升到制度规范层面,增强外部约束力,固化内心自觉 。从上到下、实事求是地细化廉洁的负面清单,明确底线要求 ,把廉洁文化的理念融入到各项制度中,实现廉洁文化柔性与制度刚性的紧密结合。要强化对廉洁奉公 、风清气正的褒奖,对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的考核中“廉”的考量,可以适当细化标准,从定性的评述深化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察,从而增强考核的操作性,以考核激发廉洁文化建设内生动力。

        来源:《党建参阅》

        原创 钟立华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