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科研立项流程(科研立项申请书模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实力的关键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桥头堡,肩负重任。

        科学研究,也一直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长期以来,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项短板 。为助推各高职院校重视开展科研工作,教育部做了诸多工作。其中,就包括将“科研项目、专利数量多”写进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使科研实力成为“双高计划”遴选标准之一。

        2022年 ,首批“双高计划”第一个五年建设周期已进程过半,即将迎来首轮评估 ,面临优胜劣汰。这“有进有出”的模式,赋予双高校更多建设压力 ,同时,也给予非双高校“中途上车”、弯道超越的机会。

        双高校“大洗牌”

        本次,聚焦职教将和您一起聚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9-2021年),从科研角度来看,在即将到来的双高校“大洗牌”中,哪所高职校或将淘汰出局,又有谁“闷声发大财” ,有机会成为最后赢家 !

        需要说明的是>>

        01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作为面向全国设立的且代表我国教育科学领域最高层次与水平的课题项目,反映了当前国内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国各类院校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具有评价功能 ,因此聚焦职教将其作为本文各高职校科研水平评判标准。

        02

        本文数据来源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公布的历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名单,时间跨度为有“双高”元年之称的2019年至最后更新的2021年。通过对近3年来我国高职院获得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进行分析 ,以帮助各高职校更好地把握本学科发展态势,为科学制定本校科研规划、课题选择提供参考。

        1.高职院校立项率连年下降,不足3%

        从2019年至202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有1409项,其中,高职院校立项数为58,占比4.12%。但从三年发展趋势来看,局势不容乐观。

        明显看到,高职立项率已连年下降 ,从2019年的近6%跌至2021年的不足3% 。可以说,高职院校想要冲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越来越难了 。

        科研立项流程(科研立项申请书模板)

         

        2.高职院校亟待更多专业领军人,青年教师培养后劲不足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类别包含国家重大课题 、国家重点课题、国家一般课题、国家青年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青年课题、教育部专项课题和西部项目8个 ,近3年,高职院校涉及6大项 ,且拿下的课题类别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重点” ,“国家一般”次之。

        但可喜的是,2020年,高职院校成功立项1个“国家重大”项目 。参考《202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公告》可知,国家重点课题比其他类别课题的申报条件更为严格,如要求申请人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能够担负起课题研究实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责任 ;其名称须与指南保持一致,不得自行更改或添加副标题 ;课题需参加现场答辩等。

        而在2020年拿下“国家重大”项目的,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课题申报人为孙善学  ,时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现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 、北京市教育督导学会副会长 。这让我们有了两个期待:

        其一,孙善学曾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 ,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理论研究奖)1项 。通过如今多处实地指导,他是否能帮助各高职院校找到行之有效方法,打造科研工作新局面,实现职校高质量发展。

        其二 ,时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校长的孙善学带领团队成功申报“国家重大”课题 ,未来 ,是否能有更多的高职校掌舵人,以自身专业素养带动教师专业提升,成为学校老师专业成长领队人 ,以自己的科研能力成为学校教职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和榜样,聚焦职教拭目以待。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近3年 ,高职校在“教育部青年”类别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202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公告》明确规定 ,国家青年及教育部青年课题申请人的年龄均不超过35周岁 。3年11项的佳绩,让我们看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力量 。青年教师作为教学科研的生力军和教学骨干的后备军 ,关系着学校的未来和发展,他们的表现让我们有理由相信 ,职业教育活力迸发、未来可期 ,我们期待青年教师形成合力 ,助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不过,有喜也有忧。虽然高职校青年教师崭露头角,但从整体趋势来看 ,高职院校教育部青年课题立项比例也在逐年降低 。2019年至2021年 ,教育部青年课题立项总数分别为61、38和49 ,高职院校此类别分别为5、3 、3 ,分别占比8.20% 、7.89%及6.12% ,连年下降的比重,不得不警醒各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常抓不懈,以免未来学校教学科研人才青黄不接、捉襟见肘。

        科研立项流程(科研立项申请书模板)

         

        3.双高院校几近高职院校立项数半壁江山 ,科研实力占据优势

        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教师科研能力作为提升学院综合竞争力的前提保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统计结果来看 ,双高院校在科研实力方面的确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

        2019年至2021年,共有49所高职院校成功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其中,9所高职校获批2项 。

        此外,49所高职院校中,20所双高院校拿下25个课题,占据高职总立项数的43.1% ,存在明显优势。但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3所非双高院校也表现优异,3年立项2个课题,科研实力不容小觑 ,有望冲击下一轮“双高计划”。而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也凭借西部地域优势拿下2个“西部项目”,考虑近年来国家对西部教育的各项扶持政策 ,因此,其亦有较大可能入选下一轮“双高计划” 。

        科研立项流程(科研立项申请书模板)

         

        科研立项流程(科研立项申请书模板)

         

        因此,综合来看 ,随着各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高职校未来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难度不断提升,各高校必须尽快找准定位,创新思路 ,建好科研平台,建强科研团队,补齐科研短板,以此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让本校在中国职业教育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 :王梓涵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