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晋城:党建引领“聚势”基层治理“增能”(晋城以党建引领发展)

        9月28日,阳城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基层治理“擂台比武”决赛正在如火如荼举行,进入决赛的1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轮流登台 、各显其能 ,亮做法、晒业绩、比成效……

        “此次擂台比武既是一次检阅成效的‘沙场点兵’,更是一次交流互鉴的‘案例教学’。”阳城县凤城镇美泉村党支部书记郑阳龙感慨地说 。

        这是晋城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亮晒评”活动中的众多镜头之一。

        今年以来,晋城按照省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效能 ,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

        党建引领 构建全方位基层治理新格局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 ,晋城坚持以项目化的方式推进,将任务清单、制度清单 、项目清单“三个清单”分常规类、领办类 、交办类,35个重点项目、118项重点任务全部达到序时进度,全面推动专项行动做出成果、看见实效。

        压实责任强力推进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市委书记王震深入6个县(市、区)进行调研,常委会专题研究调度,开展述职评议与县乡党委书记面对面交流 ,以上率下带动县乡村三级书记亲自抓、一线抓 。市委专项办坚持当好“施工队” ,常态调度、联动考评、跟进督导,召开8次调度会 、40次专题会,同时采取专情快报、提醒卡 、督办函等方式,强化督促问效 。市县两级督导采取“四不两直”“飞行检查”等办法,下沉督导,压实责任,推动规定动作不漏项、创新动作有突破。市县两级组织部长采取“集中观摩 书记座谈 会议测评”方式,分别与县乡两级党委书记、乡村两级书记“一对一”谈话 ,压茬推进 。

        晋城:党建引领“聚势”基层治理“增能”(晋城以党建引领发展)

        高平市提升网格管理信息化水平。

        健全制度长效发展。目前,市县乡三级出台领导干部包联 、定期分析研判、星级化管理、党员积分制 、星级文明户 、考核考评等112项制度规定,其中,市级层面出台了《晋城市县(市、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考核实施细则》《晋城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规划(2022—2024)》《晋城市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6方面8项制度 ;6县(市、区)出台了《招聘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考核实施细则》、《县乡干部包联制度》等12方面制度1套清单1套公开事项目录。这些制度为基层治理明确了主抓手、路线图、任务书 ,确保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思路清、任务明、效果实。

        探索创新培树典型 。该市坚持总结、交流 、互鉴一体推进 ,及时把好做法经验化、系统化 、制度化 ,引导县乡村实战实训、复制推广。城区以市场化手段破解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可持续发展问题,泽州县北石店镇司徒村集体发力打造特色小镇、模式升级实现多元增收,高平市“跨乡挂职,导师帮带”大力培养基层治理骨干,阳城县以星级文明户创评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陵川县丈河村“三联共建”抱团发展集体经济,沁水县嘉峰镇党组织领办、全镇域推进、打造百里沁河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示范区……同时 ,还打造22个精品实训基地,广泛运用案例实操教学 ,面对面学 、手把手教,形成互比互学 、互鉴互促良好局面 。

        一大批好典型、好做法在全市涌现,全市基层治理效能大大提升。

        夯基固本 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陵川县营盘村党支部书记李正科就是“领头雁”的典型代表。

        李正科大学毕业后在太原打拼多年 ,开餐馆、做销售,靠着一股吃苦耐劳的韧劲,从白手起家发展到成立自己的公司。2021年,古郊乡党委积极对接做思想工作,促使李正科主动返乡,在村“两委”换届中成功当选营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借助王莽岭景区整治提升工程,将村内11间集体闲置房进行整体拆除开办高端民宿酒店;积极盘活村集体100余亩各类闲散林地、建设用地 、旧宅基地,2021年 ,营盘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之前的不足10万元增加到120万元 。

        让先进典型引路是进一步选优配强“领头雁”、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的举措之一 。

        近年来 ,晋城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

        晋城:党建引领“聚势”基层治理“增能”(晋城以党建引领发展)

        晋城举办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以“书记现身讲 现场观摩学 学员练兵比 立足实际破”方式,利用市县乡三级党校视频系统开展同步教学,共举办培训610期、参加人数76087人次,县乡村书记带头讲开班第一课491人次,其他班子成员上讲台1200人次。

        按照申报创星 、审核评星、公示亮星 、上报验星、动态调星的“五步评星”程序和“两定两评”考评机制,对87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星级初评。

        在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工作,因人分类施策,明确评分标准,科学精准赋分,目前已在72个乡镇(街道)、1560个村(社区) 、66178名党员中实施 。

        明确帮带对象、建强导师队伍 、创新帮带形式、健全考评机制,构建“以老带新、以强帮弱 、共建共享”传帮带体系 ,全面提升村(社区)干部队伍能力。

        基层队伍更加壮大,全市1709个村(社区)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 ,对乡镇关键岗位工作满10年的74名干部全部交流;6.8余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2400多名流动党员在小区亮明身份。

        全面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要求 ,全市完成“一支队伍管执法”乡镇(街道)数达77个,实现全覆盖。全市乡镇综合执法队员人数由213人增加到635人。专项行动以来 ,全市乡镇综合执法队专项执法1849次,整体已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陵川县松庙村聚焦康养产业发展,全力打造“睡眠小镇”;沁水县柿元村发挥养蜂产业优势 ,积极建设集科研 、加工、物流 、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蜜蜂小镇”;城区苗匠村按照电商产业发展战略 ,建成极具特色的“电商小镇”……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遍地开花,产业效益逐渐显现 。

        晋城:党建引领“聚势”基层治理“增能”(晋城以党建引领发展)

        城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智慧农经网上云签约 。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晋城坚持“系统谋划 、全域推进,在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思路,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各级的“书记工程”,坚持重大工程牵引 ,注重文旅康养带动 ,着力于特优农业增效,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

        市县乡成立乡村振兴公司,盘活优质涉农资产280亿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5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00亿元,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难题。目前,全市1552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 ,970个村突破30万元 ,332个村超过100万元。

        同时 ,该市还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强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让农村“死产”变“活权” 、“活权”变“活钱”,同时带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面规范提升,进一步攒厚村级集体经济家底,促进村级权力规范运行,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同向用力 为民服务“零距离”

        基层治理是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的治理,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让群众实实在在受益  。

        7月1日上午 ,全科网格员牛秋先正坐在电脑前,点击打开慧村管理平台 ,收集整理处置平台各类信息。

        在全民网格治理体系中 ,泽州县刘家川村将全域内党建和综治、环保、矛盾调解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配置了2名全科网格员,按照“规模适度 、界限清晰、全域覆盖”的原则 ,划分了行政 、区域、服务11个小网格 ,安装了87个摄像头全域覆盖,实现了全村监控无死角,一张“云网 地网”大融合托底基层治理 。

        村党支部副书记牛秀凤说:“我们通过建立网格化智慧指挥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云网’,以‘闭环化 、可视化 、特色化 、人性化’治理,实现网格内问题收集 、调度指挥、视频监控、总结归档等全过程闭环处置 。”

        截至目前 ,已有100多条上报的问题和线索得到了及时解决,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干,小事自己解 、大事找人办 。

        晋城:党建引领“聚势”基层治理“增能”(晋城以党建引领发展)

        泽州县刘家川村网格化智慧指挥平台。

        网格是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单元,是社会治理的“第一道屏障”。目前,全市划分网格4148个,专职网格员726名 ,兼职网格员2398名 ,网格党组织实现全覆盖 。

        “全村党员包户全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困难 ,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陵川县杨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关余文说 ,曾是红旗村的杨村村因过去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风波”,导致多年来村党组织战斗力 、凝聚力 、吸引力受损,更一度成为问题村 。这几年来 ,他们通过党建引领、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改善民生,村里逐渐班子强、村子美 、村民富,实现从问题村到稳定村的蜕变 。

        “我家角阀漏水 。”“好的,马上安排人处理!”“我家下水道堵了。”“收到,马上叫人疏通!”

        “自从我们小区有了‘红色物业’,感觉物业服务力量得到了极大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我们居民生活更加安心 、舒心了!”提起小区的新变化家住城区东街街道东关社区旺角花园小区的崔女士赞叹不已。

        居民小区是基层治理的基础单元 ,物业服务企业和物管会(业委会)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目前 ,全市无物业小区由478个减少至76个,物业服务覆盖率提高到95.64% ,物管会(业委会)由63个增加到787个 ,党组织覆盖率达80.81%  。全市物业管理服务正由全覆盖向高品质、持续化转变。

        同时,10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全部达1000平米以上 ,97%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达每百户30平米以上,560个城市党群服务驿站对网约车司机 、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开放……在党建引领下,让城市基层治理更加精细、更有“温度”  。

        紧盯问题持续抓实整改。我市坚持分类、精准、动态、开门整改,建立问题分类梳理 、动态增补、跟踪督办机制,将县乡村查摆的7万余条问题分类梳理,列出立行立改4.3万条,长期坚持2.9万条,跟踪督办 ,销号管理。开设“基层治理大家说”专栏,累计征集群众意见3万余条,一并纳入整改清单 。对需要上级协助、部门联动解决的42条问题 ,由市委专项办和工作专班提级督办;对物业权限下放、村改社区 、新就业群体党建等难点问题 ,组成工作组一事一议、专事专办。目前问题整改率达83.3%。

        一条条有力举措 ,一件件暖心实事,一项项可喜成绩……如今的晋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基层活力不断迸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牛前进)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