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数字经济腾飞,江苏这座智慧之城如何做到全国唯一(数字经济 江苏)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2009年,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落户无锡,13年来,无锡已发展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的前沿阵地,不断筑高科创“智”高点。

        从13年前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立,到如今无锡物联网集群入选“国家队” ;作为物联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无锡物联网集群已从百亿迈向千亿产业规模,从企业零零散散到集聚超过千家……13载艰辛耕耘,成就了物联网发展独特的“无锡景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无锡如何做到升华产业 ,并快速攀上科创高峰?从勇闯“无人区”再到争做“引领区”,未来无锡又将有何作为 ?为此,记者走进这座有着“智慧之城”美誉的城市探寻“数字密码”。

        头部企业“引擎”轰鸣 创新引领音彻海外

        近年来 ,物联网已然融入无锡城市发展的血脉 ,无锡也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的前沿阵地。

        头部企业引擎轰鸣 ,正为无锡物联网集群提供源源动力。无锡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新吴区副区长朱晓红表示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不是规划出来的 ,而是头部企业在引领行业往前走,这得益于越来越多的大企业进入物联网领域 。

        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无锡物联网集群的头部企业之一,致力于为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智慧城市提供智能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与无锡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近年来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环境提升相生相依 。

        “面向多类型智能网联车辆的V2X技术先导应用及验证系统”是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点项目,也是2021年工信部物联网示范项目 。据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许雄雄介绍,该项目以“车路协同”为核心建设内容 ,围绕产业创新开展智能交通路况感知应用 ,攻关车联网关键技术 ,开发C-V2X核心产品及车联网协同应用服务平台,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应用环境,开展无人驾驶小巴 、无人驾驶环卫车、重点管控校车等多类型多场景车路协同示范应用 ,创新打造了“车·人·路·云”智能网联场景 ,为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商业化安全上路保驾护航。

        研发是头部企业的生命线。据许雄雄介绍,凭借高研发投入,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先后取得261项软件著作权、51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和88项专利授权证书,产品及服务已遍布全国区域,并远销东南亚等海外国家 。

        作为产业集群的主心骨 ,无锡物联网集群的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也正在国内国际发出“无锡声音”。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告诉记者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感知中国”团队拥有两个物联网领域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是国家物联网标准化双组长单位。截至2022年,“感知中国”团队牵头、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2项 、国家标准45项、行业标准4项 、团体标准13项 、联盟标准4项 。

        截至2022年9月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通过物联网产融商科技协助金融机构为4000多家实体企业的4000多亿元的实物底层资产提供了科技服务,已累计服务30多家商业银行、4家头部保险公司 、5家金融租赁机构、2家金融资产交易所,纾困实体企业资金1500多亿元 。

        梧桐引凤栖 ,花香蝶自来。头部企业的强劲带动,为无锡增添了跨越发展的底气 。

        集群发展提质增量 综合施策活力迸发

        作为首个国家级物联网区域品牌试点园区,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微纳园)承担了物联网技术研究和物联网企业的培育孵化的功能,形成了以“传感器和智能硬件系统”为核心,以“微电子及IC设计”“检验检测”等为配套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山水城园区已集聚软件云计算 、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共计400余家,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早在微纳园成立之初 ,我们也曾多次赴美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考察学习相关经验,但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微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渊斌介绍,微纳园通过研发创业工具包,满足企业差异化需求,全过程服务创新创业企业;整合多方资源,满足科技企业对创新要素多样性的需求 ;瞄准全球市场,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离岸创新中心 ,与发达国家物联网园区建立合作关系等多种方式 ,走出了自己发展路径。

        技术与资金,是科技创新绕不开的关键词。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区成立了5000万元的文创发展资金,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了600万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等多家园区设立的基金,帮助初创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为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资金扶持,为企业成长、转型 、升级提供动力与支撑,园区内集聚了小而众的种子基金 ,扶持不同类型初创企业发展。”无锡市工信局物联网产业发展处徐冲表示 ,通过园区种子资金的示范引导,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和行业团队参与跟投,给有发展潜力的创业企业提供资金 。

        “围绕创新创业企业资金短缺 、融资困难 、投资机会少的情况,山水城园区依托政府主导的无锡滨湖区科技金融政策及园区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基金来化解企业资金瓶颈 。”无锡山水城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燕萍表示,无锡山水城管理委员会联合无锡滨湖企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以及多家银行共同成立“山水慧谷”科技企业融资担保基金,规模1.5亿元,每家企业可获单户银行最高不超500万元的贷款额度。

        “无锡作为江苏首批产改全面试点地区,坚持先行先试 、深耕示范,努力推动产改试点工作走在前列 ,推进全市产改由‘试点探路’迈上‘区域展开’的新阶段。”无锡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吴涛说 。

        微纳园的产改工作有了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底,园区汇聚各类专业人才6600余名,累计引育各类人才项目267个;新增培育江苏省“333工程”项目2个 ,新增培育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领军人才项目8个;园区累计申请有效知识产权超过1万件……微纳园成功将借着产改的“东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

        集聚资源向新谋势 打造创新城市地标

        如今 ,无锡物联网集群成为国家唯一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也是物联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近年来 ,累计建成物联网产业相关园区16个,集聚物联网企业超4000家,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物联网发展的新地标。

        在创新平台上提能造峰,无锡市龙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据介绍,无锡市委市政府注重激活创新“存量” ,促进技术与资本 、成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围绕物联网及数字经济发展 ,无锡提出“十四五”时期无锡物联网发展思路,以“人工智能 物联网”融合创新为主线,以智能传感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主攻方向,更高水平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

        “消费需求是支撑经济最持久的推动力量,信息消费发展紧密结合大数据、互联网、5G等先进技术,瞄准用户多样化需求  ,主动调动市场力量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我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我省信息产业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蒋昭乙认为,在车联网领域,无锡市可以围绕国家级先导区建设和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要求 ,扩大智能信号灯 、路侧通信单元、路侧感知设备等基础设施的覆盖规模 ,全面布局信息服务 、出行效率 、行驶安全类应用场景 ,围绕测试、无人物流、接驳等场景创新运营模式。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赵海涛教授认为,无锡大力发展的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取得阶段性成效,走在全省前列。“所用技术涉及5G 、物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高性能传感等新兴技术,产品类型包括各类服务终端 、控制终端 、接入基站和云平台等 ,应用领域涵盖家居 、文旅、交通、家电、政务 、能源、消防、教育、体育、医疗以及疫情防控等 。”

        业内专家建议 ,在协同创新方面无锡市要激活创新“存量”,实施“一所一策”计划,充分释放公安部交研所、中船702所、中电58所等在锡“大院大所”的创新优势,促进技术与资本、成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

        “当前,数字经济进入深化应用、规范发展 、普惠共享的新阶段,物联网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引擎 。我们将围绕示范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瞄准“一感两网’发展重点,起草完成物联网 、智能传感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将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巩固优势做强产业集群地标。”无锡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晞 许愿 姚政宇

        编辑: 田墨池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仅代表作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

        ID:jrtt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